「想嘗試寫 meta-analysis 很久一段時間了,因為不用跑『一直被退件到覺得負責人員是不是在刻意刁難我』的 #IRB,也是因為其實醫院的電腦系統在撈取資料方面,也需要很多人為的做工,非常辛苦。我想看看,自己有興趣的主題,在大數據分析方面以及各個主要文獻的結論是什麼,於是 meta-analysis 便成為我的首選(投稿自用兩相宜)。」/阮綜合醫院 消化內科 丁楷庭 醫師
⠀
【#在寫統合分析論文之前,#你是否也和我一樣?】
⠀
在二年前就曾購買 meta-analysis 的專書來看,可是實際問題是:光是要看完書 就是很大的時間花費,要平衡工作、家庭、新技術的學習等方面真是力所不及,無人帶入門、靠自己摸索,最後就是不了了之,這些專書也就束之於書架上了。
⠀
幾年前就曾聽聞新思惟的課程與活動,但那時還沒有迫切想寫論文的感覺,只是留下一個印象,好像內容蠻好、但是定價很高,覺得要等到真的有需要寫作的急迫性,才會去上這個課。
⠀
【#對症下藥很重要,#上適合的課來快速學習也一樣。】
⠀
然而近來看到越來越多跟我差沒幾屆的前輩們,開始風風火火的發表 meta-analysis 的文章,我先前的想法又再度燃起來,看到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,引起我的興趣,單兵作戰、資源缺乏、又想寫臨床問題方面的論文,這個課程就是我需要的。
⠀
在上課前曾有點擔心,蔡校長與其他醫師講者的次專科,與我自己的專科領域相差很多,會不會課程內容有些不適用的地方,結果發現完全沒有,原則性的東西都有帶到,而且可以體會課程設計者想將聽眾一次就帶到能夠直接上線的用心,實際上也做到了這一點。
⠀
【#一天擁有即戰力,#課程確實值得這個價格。】
⠀
整個課程從 meta-analysis 的精神、題目的決定、論文搜尋量的多寡、統計製圖軟體的使用與實作、圖表的優化、審稿者的心理(XD)、寫作時的順序與注意事項、被退稿或拒搞的應對,以及平時怎麼準備(練兵),都有著相當實用的建議,這些都讓我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更能去發現問題、發現題目。
⠀
總的來說是收穫豐富,雖然課程不便宜,對於也曾經去上過國外大師們的論文寫作課程的我來說,這個課程確實值得這個價位,而且是直接讓人可以上線作戰的,只要能做出成果,這筆投資,非常值得!
⠀
🎯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,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!
⠀
☑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
☑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
☑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
☑ 互動實作:完成一套 Meta-analysis 圖表
☑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
☑ Meta-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
☑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
⠀
🔸 【全新梯次】11/7(日)統合分析工作坊
➠ 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
免收案、免 IRB,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!
⠀
👨🏫 講者陣容
⠀
#張凱閔,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,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,SCI 論文超過 190 篇,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-analysis,探討臨床常見議題。
⠀
#曾秉濤,專業精神科醫師,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,並組成研究團隊,SCI 論文超過 85 篇,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-analysis。
⠀
#蔡依橙,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,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,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,建構學習流程。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,已超過 500 張,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。